中国传统正骨技术的代表——罗氏正骨
罗氏中医正骨以手法治疗复位扶正、接骨、续筋、固定和用药的独到之处,与西方医学骨科相比有很多超越性的优势,是中国传统医药学骨伤科方面的典型代表,其本身就是中医悠久历史的文化载体,和亿万人民生活息息相关,具有很高的历史认识和医学研究价值。加强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促进传统中医骨伤科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罗氏正骨诊疗要诀:
凡正骨者必察其行,询其源,触其位,闻其声,施其法,观其志意与其疾能,方可疗以筋骨之患。
言正骨不可治者,未得其术也。
恶于正骨者,不可于言志德之巧。
伤不许治者,伤必不治,治之功则微矣。
上是讲在用手法之前,必须先看看损伤部位的轻重,有否畸形,问问病人的损伤原因。勉强给病人治疗,也不能得到预期的疗效。
罗氏正骨五言三十七字令:
摸接端提拉,扳拨按摩压。
顶挤蹬揉捏,松解点穴“法”。
捧拢复贴“用”,旋转“与”推拿。
摇摆挂牵引,分离叩击打。
“诊疗则选手”,“患者幸福家”。
以上去掉带引号的字,共三十七个基本手法,在诊疗中,只有根据不同病情,灵活掌握和运用这些手法,才能获得好的疗效。
罗氏正骨的诊断方法:望、闻、问、摸
罗氏正骨手法——“稳”、“准”、“快”
1)正骨特点之一“稳”:
骨伤科的患者,多以跌扑闪挫、撞击、压砸、车祸等原因前来就诊.而无需在某一部位长时间地反复地重复一个手法。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治疗效果,避免不良反应。
2)正骨法特点之二“准”:
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祖国医学既强调人体内脏与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的协调一性,也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。一种疾病的正确诊断,来源于各项必要的检查。这些,都是在一个“准”字的指导下进行的,应用自如,便可收到预期的疗效。
3)正骨法特点之三“轻”与“快”:
《医宗金鉴•正骨心法要旨》中说:“伤有轻重,而手法各有所宜。”
罗氏正骨“三兼治”:
正骨 ---- 矫正断骨;
正筋 ---- 拔正或复贴游离、浮起、扭转、出槽的筋腱;
正肌肉 ---- 并拢损伤后分离、肿胀浮起的肌肉。
“三兼治”三者同时治疗,能缩短愈合日期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。
罗氏正骨的原则包括:
手法整复;
包扎固定;
正骨用药;
功能锻炼。
请点击:《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和中药秘方应用精讲班》
请点击:《定向正骨法技术传承培训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