脏腑点穴推按背部法

2020-12-27 0

推按背部法

QQ截图20230104104702.png

        本法可用为病人整脊的方法代替,因为经络中的督脉恰好位于从颈椎到尾椎的脊椎正中线上。全身的阳经均交会于督脉,督脉通,则全身的阳经经气通畅,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如果脊椎不正,椎体小关节错位,督脉则脉道不畅、经气不利,从而影响全身的经络,使气血流通不畅而导致脏腑的病变。另外,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在脊椎两旁,脊椎不正,椎体小关节错位,致使足太阳膀胱经运输气血的功能受影响,它所联系的脏腑和肢体的功能则发生障碍,甚至发生病变。

       第一式:病人俯卧,医师右手食指和中指叉开,沿华佗夹脊穴由胸一椎开始,两指同时逐节下点脊椎棘突间隙,(相当于脊神经根部),每穴点约三至五秒钟,点时力度不够,可用左手的小鱼际辅助右手按压。

      此式具有疏通督脉,促进督脉及脊椎、脊髓的气血运行,强化脊椎与调整脊椎的变异,恢复与提高脊神经功能和作用。

      第二式:用两拇指尖肚由脊椎旁开15寸膀胱经线,从大杼穴开始,依次点至膀胱俞穴,每点一穴约停3——5秒钟,不可用指肚压按,更不可以点掐。要以拇指尖的透力下点。 

     第三式:用两拇指尖肚由椎旁开3寸膀胱经线,即从肩胛骨内缘开始直线向下,循经点穴,过至室穴后,一直点到骶骨上缘为止。

      第四式:医师一手按在病人背部,另一手的拇指与掌心夹着对方的腰带用力左右摇动,使其腰部和臀部左右摇摆。以通病人的督脉和调节内分泌。脊柱是人体的控制器,出现障碍,大脑与机体神经传导就会出现异常。脊柱与周围组织和内脏有着复杂的联系,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。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,就会出现疾病。

     第五式:以掌根用循经的方法在督脉、膀胱经进行推按,推至皮肤发热、潮红为度。以调节病人背后俞穴,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。

(摘自张官生《道家脏腑点穴推拿导引讲义》)

请点击:道家脏腑点穴包括那些内容以及手法特色

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