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椎体滑脱症
椎体滑脱多见于腰椎,先天性腰椎峡部裂患者发病率较高些,以第三、第四、第五腰椎滑脱多见。在外伤撞击挤压情况下,颈椎或胸椎也可以出现滑脱症,但临床较少见。一旦发生,病情多较危重。手法矫正时必须在影像显示条件下,定位、定向、定力准确才能好转。如果盲目正骨,可能使病情加重而出现医源性损伤。
定向正骨手法治疗腰椎体滑脱症有两种方法:
治疗前患者最好空腹(餐后2小时以上),排空大小便以利操作者上肢用力,有效推动向前凸出滑脱的锥体向后移动,同时也可避免推挤力对脏腑可能造成的损伤。以下治疗椎体滑脱法,都需要借用患者本身椎体在曲度中产生的挤压力和腹压后推力,去行使定向正骨法。实践证明这种医患同时互用力定向正骨既安全又有效。
①腰椎滑脱剪力定向正骨法:如果是第三腰椎向前(腹腔方向)滑脱患者,嘱患者取站立位,两眼平时前方,双肩持平,挺胸收腹,双下肢向两侧水平分开,双脚间距约与肩等宽。医者同时站立在患者腰后左侧,右手拇指尖端,按压在向后凸起的第四腰椎棘突中央最高点,左上肢屈曲,抱紧患者向前凸出的第三腰椎椎体正前方腹部,形成前后夹击按压凹凸滑脱椎体的剪刀力效应,此时嘱患者向前下伸直双上肢,同时向前弯腰,当弯到最大阻抗角度,腹压在升高较大效应时,右手拇指尖迅速按压第四腰椎棘突向腹腔方向滑动,左上肢以肘关节内侧中央为支点,迅速用力推动腹压冲击第三腰椎锥体向腰后方向滑动,促使腰椎滑脱程度改善或复位。当上述操作手法完成后,嘱患者平卧硬板床上2小时以上,以利固定防止复发,上述手法隔日治疗1次,每3周一个疗程,中间可休息一周后进行第2疗程,无论治疗几次,没有症状时即停止手法正骨,连续3个疗程不见好转,可考虑手术或改用其它治疗法。
注意事项:除怀孕期间慎重正骨外,其它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述。
②腰椎滑脱时,按腰椎蹬腿定向正骨法:患者在硬板床上平卧,双下肢同水平伸直靠拢。如果是第四腰椎向前(腹部)滑脱,医者位于患者腰右侧 ,左肘关节屈曲,使肘关节最高凸点,,按压在第四腰椎体前端(骨盆最高水平线上缘)向前凸起滑脱处的腹中线上(中医任脉经络线),右手以中指尖为核心,其它四指紧紧靠拢中指起协助作用,紧紧按压在第五腰椎棘突向后凸起处和周围软组织上,当上述准备手法定向定位完成后,嘱患者双下肢屈曲同步弯向腹部,尽力协助医者左上肢肘突,共同挤按压腹部中线第四腰椎体前侧,也同时促进腹压急剧升高加强,推动第四腰椎体向后移动,医者此时右手中指尖,在其它四指协助和腰椎第五棘突充分暴露条件下,尽力向前推动,促使向腹前方向移行,在前按(医者左肘向后按向前滑脱椎体)后推(医者右手指尖向前推滑脱椎体)中控(患者屈腿抱双膝控制挤压力冲向中后而不偏)。在上述手、肘相互对抗完成后,医者即感到肘前压指后推的对抗力快速增大,此时嘱患者,快速猛力向正后方伸展蹬直双下肢,医者也同步尽力前压和后推滑脱的椎体及下棘突,这样在动态条件下,瞬间利用蹬腿产生的腰伸展定向灵活力,快速将滑脱的腰椎复位或改善角曲度。在手法完成后,嘱患者平卧硬板床2小时以上。此方法隔日治疗1次,每3周一个疗程,中间可休息一周,再继续进行第2个疗程,无明显腰腿痛时,停用此方法,孕妇慎用此法。
选自胡进江《定向正骨三通法治疗疑难病症》
请点击:定向正骨包括那些内容以及手法特色